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之家|病友论坛

查看: 2800|回复: 0

EB病毒的传染方式,其实就在身边! —— 鸟哥吹牛传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8

帖子

464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464
发表于 2024-10-23 18:49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 最近在我们的EB病毒感染病友群里,大家经常讨论EB病毒的传播途径。网上也有许多博主分享了相关知识,比如亲吻、共用餐具、血液途径等传染方式。实际上,这些仅仅是深度密切接触传播的方式。

       但是,一些笔记存在不科学的内容,有些甚至夸大了EB病毒的传播风险,只是为了博人眼球,反而容易引起大家的恐慌和焦虑。有些笔记甚至是照抄他人的内容,只是为了博取流量。因此,我想通过之前国内EB病毒权威专家的科普内容,用通俗的方式为大家分享一下EB病毒的传播途径,希望能让大家正确理解。

微信图片_20241023184644.jpg

      1、普遍性

      首先,EB病毒在我们人体内基本上是普遍存在的。在东亚人群中,EB病毒的感染率高达90%以上,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曾感染过EB病毒。

       2、唾液传播

       EB病毒在人体的唾液中含量最高,这是权威医生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。在我们平时的交流谈话中,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EB病毒,很容易传染给对方。因此,EB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,不需要特定的亲吻或共用餐具等行为,唾液飞沫就是最主要的传播。

       3、 免疫力

       那么,EB病毒的传染性是否可怕呢?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可怕。我们可以想一下,医院的医生每天都和EB病毒病人接触,但很少有医生因此发病。这是因为是否出现症状与我们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。

       4、免疫系统的作用

       只有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、患有其他疾病、过度疲劳、免疫力下降,EB病毒才可能开始发病。因此,EB病毒相当于是潜伏在人体内的一个“隐形敌人”。只要我们的免疫功能正常,就能抵御和控制EB病毒的侵害。

       有时候,我们感染EB病毒后,医生会进行相关治疗,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免疫功能,通过体内免疫力来控制和消灭EB病毒。这才是治疗的关键目的。

       5、正确认识

       最后,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和恐慌EB病毒。因为我们体内几乎都有EB病毒,EB病毒与我们是共存的,我们自身的免疫功能决定了它是否会发病。

       科学认识EB病毒很重要。EB病毒通过我们日常交流的唾液飞沫就能传播,几乎无法完全避免。但只要我们有正常的免疫功能,就能控制和免疫EB病毒。在正常情况下即使发病了,只要积极配合医生对症处理,随着免疫功能逐步恢复正常,我们都能有效清除EB病毒。


微信图片_20241023184650.jpg


       希望通过这篇笔记,大家能对EB病毒感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,不要过度解读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。

      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拙见,不代表特殊原因诱发的EB病毒感染。

       如果大家有更多疑问,请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客服热线
400-1234-567 周一至周日:09:00 - 21:00
公司地址:成都市高新区XX号

免责声明:任何对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.病友,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,请谨慎参阅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慢性活动性EB病毒病之家|病友论坛

GMT+8, 2025-5-4 00:34 , Processed in 0.267570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